慑砂与舍沙
关于慑砂的原型舍沙的简单科普

根据精二的多头背后灵和sesa的代号,慑砂neta的是印度神话里的千头蛇王舍沙(shesha)。
不过精二的背后灵跟我印象中的舍沙差别好大...
内容可能比较零碎,以印度教神话为主。
舍沙是什么?
... 舍沙是拥有一千个蛇头的那伽(naga)之王,印度神话中第一条出生的蛇,毗湿奴的随从 。有时它也被叫做阿难陀(Ananta),或是将两个名字合在一起称为阿难陀舍沙(Ananta-Shesha)。
舍沙的众多头部主宰著宇宙中一切星体,支撑著大地,而且不断吟咏颂扬毗湿奴的歌声。
舍沙通常被画成毗湿奴神的坐垫。
舍沙与毗湿奴
毗湿奴作为印度教主神,自然要经常
微服私访化身下凡,作为毗湿奴的随从,舍沙自然也要跟从。话说某次毗湿奴化为罗摩(印度教中的英雄,罗摩衍那讲的就是他的故事)下凡时,舍沙也化为罗摩之弟罗什曼。后来舍沙向毗湿奴抱怨说不想当他的弟弟,于是在下一次化身下凡中,毗湿奴让舍沙化身大力罗摩,自己则化身大力罗摩之弟黑天奎师那。
暗示慑砂就是个弟弟
用火的舍沙
在印度教中,那伽的形象始终和水绑定在一起,被视为是泉水、井水和河流的保护神。舍沙是其中唯一一个和火有关的。 当世界行将毁灭之时(印度教中称为“伽鲁帕(Kalpa)”),舍沙应毗湿奴之意,会吐出破灭的火焰摧毁宇宙大地,而自己能在其中存活,直至下一次创世。
可能这就是慑砂用的是火器的原因
婆苏吉
舍沙本身在印度教神话里地位虽然很高,但并没有多少故事。相比之下,婆苏吉的事迹要更多。 婆苏吉是那伽的大领袖,与舍沙地位相当(有时被认为与舍沙是同一化身),头上嵌有宝石“那伽摩尼”。在印度教创世故事“搅乳海”里,婆苏吉是一个
工具蛇重要角色。“搅乳海”是印度教神话中的创世故事,讲的是神祗们为了取得长生不老的甘露,将婆苏吉缠在须弥山上,来搅拌乳海,在搅拌的过程中,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和宝物。婆苏吉在翻搅过程中呕吐出大量毒液,这些毒液被湿婆吞入,把湿婆的喉咙灼烧成了青色。
那伽在多种文化中
那伽的概念在很多宗教中都存在,且各有不同。
印度教中的那伽大多是大蛇的形象,少数女性是上人下蛇的样子。印度教中的那伽很少在艺术作品中单独出现,更多的是作为故事中的角色或者大神的配饰
毗湿奴的坐垫,湿婆的围巾。佛教中多把那伽描绘成人型,背后有五个或七个蛇头。那伽在佛教中演变成了龙王,舍沙和婆苏吉在佛教中就变成了阿难陀龙王(欢喜龙王)和婆苏吉龙王(和修吉龙王)。
传入中国后,那伽的形象基本就是更加滑溜的龙。佛教中的娑伽罗龙王(海龙王)变成了东海龙王,入了道教籍。
在流行文化中,那伽变成了一种普通的上人下蛇的神秘生物。事实上,在各种宗教神话中,那伽都是具有神性或半神性的。
SCP-3000
在SCP基金会中,SCP-3000将阿难陀舍沙描述成一只大鳗鱼,它的 口水 分泌物可以消除人的记忆。
梦幻联动
为什么一个蛇神会是瓦伊凡?
这要从佛教进入中国说起。佛教吸收了印度教中那伽的概念,在佛教传入中国时,那伽被翻译(本土化)为龙,随后便与中国本土的龙融合在一起,产生了东海龙王。所以那伽有时也被当成龙。实际上印度教中的那伽与中国或西方的龙并没有任何关系。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